雨後彩虹.綻放希望
雨後彩虹.綻放希望
對弱勢家庭而言,最大的幸福不過是三餐溫飽、平安、就學而已,而「補習」則是件奢侈的事,尤其是中高齡以上獨力負擔家計的中、低收入戶家庭,而不負責任的子女將年幼的孩子丟給年邁的父母照顧,這種隔代家庭亦比比皆是,有些弱勢家庭的未成年子女,在放學回家以後還要幫忙做家務事,尚需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長輩,年紀稍長的孩子,甚至課業之餘還打工貼補家用,於是造就他們自幼吃苦耐勞、堅苦卓絕的性格,困頓與逆境讓他們更能領悟生存的意義,體會家庭貧困的窘境及扶養照顧者的艱辛,診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,建立正向的人生觀,願意努力奮鬥去追求夢想,「貧窮」反而造就了他們的未來。
反觀現今工商發達的文明社會,把父母親當提款機的「啃老族」卻與日俱增,這些啃老族中不乏吸毒、賭博、落入歧途的敗家子,也有眼高手低,高不成低不就的高學歷者,最後回家食衣住行都靠父母,睡飽喝足之餘鎮日就是上網聊天、滑手機、唱卡拉OK、喝下午茶、上夜店與poub等,這種「充實」的生活幾乎佔據他們生命的全部,探究其因,可能是這些出生在二次大戰嬰兒潮的三、四年級父母們,忙著為經濟打拼,生育四、五個子女是司空見慣的事,比較不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某個子女身上,在經歷物質生活條件缺乏的年代,當台灣經濟快速起飛、物質條件提昇、生活環境改善以後,加上少子化、獨生子女的效應,「補償心理」作祟,捨不得讓子女受苦,但是過於寵愛會導致子女不知感恩,認為所獲有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的,有道是不是自己賺的錢通常不會珍惜,當有一天父母拒絕提供財務支援時,最後即歸咎於是父母的錯,甚至有些演變成弒父弒母的殘劇,愛子之心原本無可厚非,但是「富裕」反而阻礙了他們的發展。
弱勢家庭當然會帶來社會問題,造成弱勢家庭也非單一成因,政府投入再多龐大的補助,其實只能治標不能治本,但這些社會救濟卻也成為必要及無可避免的政策與方式。對弱勢家庭的父母而言,經濟是他們最大的重擔,逆向思考這種困境未嘗不是促進子女積極發展的動力,「塞翁失馬」雖然是非福,然而子女總會有「苦盡甘來」的一天。
我們相信父母都是寧願子女是一株風雨中的大樹,而不是一枝溫室裡的花朵,或許我們要反思臺灣傳統的育兒觀念與教育體制,去蕪存菁,家庭絕對是造就子女人格的重要場域,父母要修正偏頗的觀念,同時必須實際執行正確的作為,當理論與實務合而為一時,相信弱勢家庭的比率會降低許多,相對的也解決臺灣許多的社會問題。
(文字服務組/葉眉)